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教育课题概览

课题研究应该关注学校中的实际问题

2014-07-09 课题学习网 文章来源:中国教育报 文章作者:吕赟 负责人:
江苏省镇江新区实验小学 吕赟
  笔者近日去某地的一所名校参观学习。该校最大的特色就是课题研究非常出色。据分管教学的副校长介绍,该校在近几年中已经分别顺利完成1个国家级课题、3个省级课题、5个市级课题的研究工作,且获得一致好评。然而,笔者打开那一本本烫金的结题证书时却发现一个问题,即该校研究的课题几乎都是一些很时髦的话题,对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帮助却不大,比如“如何在学科教学过程中渗透奥运知识”等。笔者不禁产生了疑问,学校的课题研究究竟应该关注些什么?
  笔者想起曾经阅读过的一篇文章: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最近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房间天花板的高度会影响人们解决问题的技巧和行为。该大学市场营销教授琼·米亚斯·列维说:“当人们在天花板很高的房间里,他们可以迸发出各种创造性的想法。而在天花板低的房间里,能力就会受到压抑。”没想到的是,美国教授会去研究房间天花板高度对人的影响,从心理学而不是建筑学的角度。而这样“小儿科”项目,中国的教授们大约是不屑于关注的,倒是有研究孙悟空祖籍的,有争论诸葛亮草庐位置的,还有考据武则天身高的……
  说实话,上述文章中“而这样小儿科的项目,中国的教授们大约是不屑于关注的”这句话很有讽刺意味。什么是“小儿科”?如果一项研究能够解决实际问题或能够造福人类的的话,那它还算是“小儿科”吗?有人批评当下我国的课题研究是“三多一少”,即课题数量多、课题经费多、参与成员多、但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课题少。在教育教学中的课题研究亦是如此。笔者认为,学校进行课题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学校、学生和教师的发展,其核心是为学生可持续发展服务,为教师的专业成长发展服务。因此,课题研究就应紧密联系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实际,结合教师的具体情况,具有一定的实际价值,富有创新性和可行性,既要有利于培养学校精神,形成办学特色,又要适合教师研究,促进教师成长。换句话说,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应该关注教育教学实践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难点、重点、热点和关键问题,把课题研究的立脚点和出发点放在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上。这样的课题研究才是实在的。相反,那些并非关注教育教学实际的课题研究,即使投入再大的精力、财力、人力,都没有实际价值。即使是拿到了那一本本烫金的结题证书,也是没有意义的。
  一位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读教育学位的年轻学者,在研究计算机应用问题时所关注的是关于多媒体教学中使用动画是否能促进学生学习的问题,他研究的成果是:与静态图片相比,动画效果并没有更明显地促进学生的学习,这里所指的不包括那些必须用动画模拟或仿真才能实现教学目的的情况。文字加图片,或者文字加声音,都可以提高学习效果,但是文字加图片再加声音就是多余的了。也就是说,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有两种媒体并用就可以了,多于两种媒体实际上是一种浪费。他说,这些是他在国内时没有接触也没有想到的问题。在国内使用课件教学的时候,总是喜欢用一些动画效果,如飞进一张图片、字体跳动等,有时甚至将PPT做得很花哨。其实这都是耗时费力且没有明显作用的,这些认识在美国的学校已经形成基本共识。研究还证明,授课者声音高低起伏的变化能促进学习者的学习,所以,人们在做演讲或授课的时候,PPT演示文稿多是静态的,而演讲人的声调却是高低起伏的。他回想起来,有一次,国内来的几位访问学者作演讲的时候,把PPT上的文字做得满屏飞扬、飘来荡去,而演讲者的语调却一直十分平缓、少有变化。如果把教学手段的现代化等同于信息技术的应用,评价课堂教学的标准只是一味地关注多媒体应用的状况,而并不关注其应用的效果,那这样的多媒体运用还有价值吗?
  课题研究应该关注这些实际的问题。进行课题研究的目的绝不是为了一张结题证书和炫耀学校成绩的数据,而是为了能够实在有效地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实际问题,从而提高教育教学的实际水平,真正促进学校、学生和教师的发展。
  《中国教育报》2008年11月7日第5版